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发那科机器人(中国)服务商    

发那科工业机器人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姚经理
  • 电话:18520143666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如何用PLC的软元件模拟传统继电器的延时功能?
新闻中心
如何用PLC的软元件模拟传统继电器的延时功能?
发布时间:2025-10-25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在 PLC 中,可通过定时器(Timer)软元件精确模拟传统继电器的延时功能(如通电延时、断电延时、间隔延时等),其核心是利用 PLC 的定时器指令设定延时时间,并通过触点的通断状态变化实现与传统时间继电器一致的逻辑。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法及典型应用示例:

一、传统继电器延时类型与 PLC 对应关系

传统时间继电器的核心功能可通过 PLC 定时器完全模拟,对应关系如下:

传统继电器延时类型功能描述PLC 实现方式常用定时器指令(以西门子 S7-200 为例)
通电延时继电器(ST3PF)线圈通电后,延时一段时间后触点动作通电延时定时器(TON)TON(如 T37)
断电延时继电器(ST3PF)线圈断电后,延时一段时间后触点复位断电延时定时器(TOF)TOF(如 T38)
间隔延时(重复动作)线圈通电后,触点周期性通断(如闪烁灯)通电延时定时器 + 自复位逻辑TON + 辅助继电器(M)

二、PLC 定时器的核心参数与工作原理

PLC 定时器(以 TON 为例)需设置 3 个关键参数,模拟传统继电器的延时逻辑:

  1. 预设时间(PT):延时时间设定值(单位:ms 或 10ms,因型号而异,如 S7-200 的 T37 单位为 100ms)。

  2. 启动信号(IN):定时器的触发条件(对应传统继电器的线圈通电信号)。

  3. 当前值(ET):定时器实际计时时间,当 ET≥PT 时,定时器触点动作。

工作逻辑

  • 启动信号(IN)为 “1” 时,定时器开始计时(ET 从 0 递增);

  • 当 ET 达到 PT 时,定时器的 “常开触点” 闭合,“常闭触点” 断开(模拟继电器延时动作);

  • 启动信号(IN)为 “0” 时,定时器复位(ET 清零,触点恢复初始状态)。

三、典型延时功能的 PLC 实现示例

1. 模拟通电延时继电器(最常用)

功能:按下启动按钮(I0.0)后,延时 5 秒后,输出 Q0.0(如指示灯)点亮。

  • 传统继电器逻辑:启动按钮→时间继电器线圈(KT)→KT 通电延时常开触点→指示灯(HL)。

  • PLC 梯形图实现(S7-200 TON 指令):

    plaintext

  • 左母线──[I0.0常开]──┬──(TON T37, PT=50)──右母线  // T37启动,PT=50×100ms=5s  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│  
    左母线──[T37常开]──┴──(Q0.0线圈)──右母线          // T37计时到,Q0.0输出
    • 解析:I0.0 闭合(启动)→T37 开始计时→5 秒后 T37 常开触点闭合→Q0.0 点亮,与通电延时继电器完全一致。

2. 模拟断电延时继电器

功能:按下停止按钮(I0.1)后,输出 Q0.0(如电机)延时 3 秒后断开。

  • 传统继电器逻辑:接触器线圈(KM)→KT 断电延时常开触点(与 KM 并联)→KM 自锁;停止时,KM 断电→KT 延时断开→KM 完全失电。

  • PLC 梯形图实现(S7-200 TOF 指令):

    plaintext

  • // 启动与自锁逻辑  
    左母线──[I0.0常开]──┬──(Q0.0线圈)──右母线  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│  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└──[Q0.0常开]──┘  
    
    // 断电延时逻辑:Q0.0断开后,TOF延时3秒复位  
    左母线──[Q0.0常开]──┬──(TOF T38, PT=30)──右母线  // T38启动条件:Q0.0为1  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│  
    左母线──[T38常开]──┴──(Q0.0线圈)──右母线          // Q0.0断开后,T38计时3秒(30×100ms),期间T38常开保持闭合,Q0.0延时断开
    • 解析:I0.0 闭合→Q0.0 得电并自锁→T38 因 Q0.0 常开闭合而复位(不计时);按下 I0.1(停止)→Q0.0 断开→T38 开始计时(3 秒)→期间 T38 常开保持闭合→Q0.0 延时 3 秒后断开,模拟断电延时效果。

3. 模拟间隔延时(周期性动作,如闪烁灯)

功能:启动后,指示灯(Q0.0)以 “亮 2 秒、灭 2 秒” 的周期闪烁。

  • 传统继电器逻辑:时间继电器 KT1 控制亮,KT2 控制灭,互为触发。

  • PLC 梯形图实现(TON + 辅助继电器互锁):

    plaintext

// 第一阶段:Q0.0亮2秒后触发灭  
左母线──[M0.0常闭]──[I0.0常开]──┬──(TON T37, PT=20)──右母线  // T37计时2秒(20×100ms)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│  
左母线──[T37常开]──┬──(Q0.0线圈)──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T37到,Q0.0亮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└──(M0.1线圈)──右母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M0.1触发灭的计时  

// 第二阶段:Q0.0灭2秒后触发亮  
左母线──[M0.1常闭]──[I0.0常开]──┬──(TON T38, PT=20)──右母线  // T38计时2秒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│  
左母线──[T38常开]──┬──(M0.0线圈)──右母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M0.0复位T37,触发亮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└──(Q0.0线圈常闭)──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Q0.0灭
    • 解析:通过 T37(亮 2 秒)和 T38(灭 2 秒)交替触发,实现周期性延时动作,模拟传统继电器的间隔延时功能。

四、参数设置与注意事项

  1. 时间单位匹配

    • 延时 5 秒:若单位 100ms,则 PT=50(50×100ms=5000ms);若单位 10ms,则 PT=500。

    • 不同 PLC 定时器的时间单位不同(如 S7-200 的 T37~T63 单位为 100ms,T0~T31 为 10ms),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:

    • 避免超出最大计时范围(如 S7-200 T37 最大 PT=32767×100ms≈9 小时,更长延时需组合多个定时器)。

  2. 触点复用与逻辑互锁

    • 定时器的常开 / 常闭触点可无限复用(与传统继电器的物理触点不同),但需注意逻辑顺序(如互锁防止冲突)。

  3. 电源与复位

    • PLC 断电后,定时器自动复位(与传统继电器的 “记忆功能” 不同),若需保持延时状态,需配合掉电保持继电器(如 S7-200 的 MB0~MB15)。

五、总结

PLC 通过定时器软元件(TON/TOF) 可完美模拟传统继电器的延时功能,核心是:

  • 用 TON 模拟 “通电延时”(线圈通电后延时动作);

  • 用 TOF 模拟 “断电延时”(线圈断电后延时复位);

  • 用定时器 + 辅助继电器组合模拟 “间隔延时”(周期性动作)。

相比传统继电器,PLC 定时器的优势在于:时间精度高(±1ms)、参数修改方便(无需更换硬件)、触点无限复用,是工业控制中延时逻辑的首选方案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20143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